在标准物质中,“以游离碱(free base)计”是指该物质的含量或浓度以其碱性形式的纯物质计算,而不考虑其实际存在的盐形式或其他结合形式的影响。
游离碱是指化合物中不带电荷的碱性形式,未与酸结合成盐的状态。
例如,许多药物或化合物常以盐的形式(如盐酸盐、硫酸盐)存在,以增强溶解性或稳定性。当提到“以游离碱计”时,指的是将这些盐中的碱性成分单独计算。
标准化比较:不同盐形式的同一化合物可能具有不同的分子量,直接比较质量或浓度会导致偏差。
药效关联:活性成分的药效通常由游离碱决定,而非盐中的酸根(如Cl⁻、SO4²⁻)。
法规要求:某些行业(如药品、化学品)强制要求以游离碱形式标注有效成分含量。
若标准物质以盐形式(如盐酸盐)存在,需通过分子量转换计算游离碱的实际含量,公式如下:
药物分析:如阿片类药物、生物碱等常以盐形式存在,但需以游离碱形式标注剂量。
化学合成:计算反应中碱性试剂的摩尔量时需排除盐的影响。
质量控制:确保不同批次的标准物质有效成分一致。
使用情况:以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可以与非盐形式化合物在检测上同样的使用,且原则上不会影响其在色谱或质谱上的出峰(有的盐会出峰,比如苯甲酸盐,但只要做到分离即可)。
换算情况:以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虽然出峰情况不受影响,但计算时要考虑换算系数,进行相应的折算。如果标准物质中已经写了以free base计,则表示其中free base含量为标称含量,否则为CAS号对应的化合物含量,需要考虑折算。
前面以free base计包括盐及水合物等情况,但除了以free base计,还有一种特殊情况,即衍生物和非衍生物产品的区别。比如醛酮-DNPH以醛酮计。
在标准物质中,“醛酮-DNPH以醛酮计”的含义是指:在分析检测中,虽然实际测定的物质是醛酮类化合物与2,4-二硝基苯肼(DNPH)反应生成的衍生物(醛酮-DNPH),但终结果需通过换算,以原始醛酮类化合物(未衍生化前的形式)的含量来报告。
DNPH衍生化:醛酮类化合物(如甲醛、乙醛、丙酮等)容易挥发且稳定性差,直接检测困难。通过DNPH衍生化反应,生成稳定的腙类衍生物(醛酮-DNPH),便于高效液相色谱(HPLC)或分光光度法检测。
检测对象:实验中检测的是醛酮-DNPH衍生物的浓度,但实际关注的是原始醛酮的浓度。
标准化需求:法规或标准(如环境监测、食品检测)通常以原始污染物(醛酮)的限值为准,而非其衍生物形式。
结果可比性:统一以原始化合物计,便于不同方法或实验室间的数据比较。
避免误解:由于衍生物分子量更大,直接报告衍生物浓度会夸大实际醛酮含量。
由于衍生物的分子量包含DNPH部分,需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将其换算为原始醛酮的浓度。公式如下:
常见醛酮的折算系数见下表:
分子量差异:不同醛酮的分子量不同,需逐一计算(如丙酮-DNPH与甲醛-DNPH的换算系数不同)。
标准物质选择:若标准物质为醛酮-DNPH,需明确其对应原始醛酮的种类及纯度。
反应效率:实际反应中可能存在不完全衍生化,需通过回收率校正。
使用情况:以衍生物为原料的标准物质和非衍生物的标准物质,在使用上是完全不同的。以非衍生物存在的标准物质,比如乙腈中丙酮,在检测时要经过衍生化处理后才能上机检测。但乙腈中丙酮-DNPH则可以直接上液相色谱检测,不需要经过衍生化过程。所以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两种类型的标准物质。
换算情况:与free base计情况相同,以衍生物为原料的标准物质同样需要考虑换算的情况。如果标准物质中已经写了以***计,则表示其中***含量为标称含量,否则为CAS号对应的化合物含量,需要考虑折算。
相信通过以上两种计法的介绍,大家对标准物质又有了更多的了解。标准物质在实际选择和使用过程中,不是完全拘泥于CAS号或者名称等形式,而是综合具体情况来使用的。
坛墨质检作为一家专业的标准物质生产者,为客户提供不同形式的检测标准物质,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,部分产品见下表,详细内容请进入进行查看:https://www.gbw-china.com/